班主任推荐“北软”招生人员
据马骁栋回忆,今年4月13日,一个自称来自“北软科技学院”的老师来到他所在的班级做招生宣传。当时,马骁栋和其他高三同学正在紧张备考。
“孩子回到家后对我们说,班主任推荐了一个大学招生的工作人员。我们看到宣传单上写着,北软科技学院是中央民族大学的下属学院,感觉挺不错,就动了心想让孩子选这个学校。”马骁栋的父亲马先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。
无独有偶,今年5月,山东籍学生徐杰磊(化名)也拿到了由高中班主任发放的“北软科技学院”的招生宣传册。
“宣传册上说,‘北软科技学院’是北京自修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合办的,毕业后能拿到中央民族大学的文凭。”徐杰磊的父亲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,“‘北软科技学院’招生办的一位老师还特意打了一个‘父子’比喻,表示中央民族大学是‘父亲’,北软科技学院是‘儿子’。”
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,早在今年1月,上述“北软科技学院”负责招生的徐老师就在哈尔滨、长春两地的多家招聘网站上发布“正规本科院校高薪招聘招生教师”的招聘广告,招收“表达能力强、能出差、能吃苦、形象好”的女性,“要求出差进入高中找指定的班主任老师沟通”。
今年6月,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分数线揭晓。马骁栋考得不是很理想,未达到河北省的理科二本录取分数线。在填报志愿时,他和班里的一些同学收到了“北软科技学院”工作人员发来的嘱咐短信。短信的大致内容是,凡是报考北软科技学院的学生,第一志愿都要填写成中央民族大学,并在是否服从调剂一栏上注明不服从调剂。
对此,马先生有了疑问:“一旦考不上中央民族大学怎么办?”
“我担心孩子考不上,因为中央民族大学的录取分数要600多分。可是‘北软科技学院’招生办一位老师告诉我,只要在志愿书上的院校调剂一栏中填‘不服从’,在志愿调剂中填‘服从’,就可以通过内部调剂,从中央民族大学自动调剂到‘北软科技学院’。听了他的承诺,我才敢让孩子填志愿。”马先生告诉记者。
宣称学生“在校即在职”、“毕业即就业”
7月27日,马骁栋收到“北软科技学院”发出的“新生录取通知书”。随通知书一并寄来的,还有一份关于“北软科技学院”的宣传材料和“致家长一封信”。
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,“新生录取通知书”注明:“经审核,你被我校北软科技学院录取为室内设计专业本科学生,请持本通知书于8月12日至8月27日到校办理入学手续。”
“新生录取通知书”的落款是“北京自修大学北软科技学院”,盖有“北软科技学院”的章。此外,“新生录取通知书”上还有一处加了红色边框、类似印章的红色印刷文字:“本校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北京市教委批准的全日制高校”。
在“致家长一封信”中,有一处关于毕业证书的介绍:“本校双证教育班学生,可以获得两套本科毕业证书,一套是本校下放(原文如此,似应为‘下发’——记者注)的民办本科系列证书(因为是民办证书,考公务员有所限制),另一套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成考本科毕业证,以及学士学位证书,在国企,以及考公务员都不受限制,两套毕业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配合使用,可媲美二本以上院校毕业生。”
信中还提到,“北软科技学院”所开设的专业都是“订单培养”,“只要学生在校两年半按时上课,学校就可以安置就业,毕业后基本在中关村软件园工作,起薪保底3000元,入学当日签订就业协议”。
而宣传材料上描绘的上学和就业前景似乎更加诱人,列出了“选择北软双证教育的十大理由”、北软学院和传统大学的“成本-收益分析”对比,甚至还有诸如“一届届学子‘在校即在职’,‘毕业即就业’,证明了北软科技学院的各种IT专业是您值得考虑的优质专业”之类的宣传词。
“我一晚没睡,第二天天一亮就领着孩子办退学手续”
8月12日,马先生一家开车来到位于北京密云高校科技园水源路25号的“北软科技学院”校园。但让全家人有些意外的是,校园门口并没有挂“北软科技学院”或“北京自修大学”的牌子。
“我们到了那儿,没有看到中央民族大学的牌子。因为通知书还写着北京自修大学,我们又睁大眼睛满学校找北京自修大学的牌子,也没找见。最后还是在送孩子去宿舍的时候,发现在宿舍楼的墙上有个铁架子,上面喷绘着北京自修大学,活像一个广告牌。”马先生告诉记者。
马先生当即拨打了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办电话,得到的回复是“我们根本就和这个学校(指北软科技学院——记者注)没关系。”
“我一听就懵了,赶紧又打北京自修大学的电话,那边也告诉我们,他们和北软没有任何关系。”马先生说,“随后我又向北京市教委咨询。工作人员说,在注册的民办大学中没有北软科技学院,北京自修大学因为没有通过审核,今年也没有招生资格。”
“我当时就傻眼了,平常知道有‘黑作坊’、‘黑砖窑’,没见过还有‘黑学校’。”马先生对此感到非常气愤。
尽管对眼前的景象十分失落,但马先生还是和儿子一起去办理了各项入学手续。
“填报名表、流程单、分配宿舍、交费……”马先生列举着各项手续。马先生注意到,尽管宣传材料称马骁栋所学的“室内设计”专业一年的学费为6600元,但包括军训费、保险费等各项费用在内的总费用共计1.3万余元。交完钱后,财务人员交给马先生一张没有注明收款单位,只加盖了“现金收讫”字样三角章的收据。这让他更加怀疑“北软科技学院”是一所山寨大学。
徐杰磊父子在交费时的经历更加尴尬。“宣传单上说是交6000多元,我去的时候就按照通知书上的收费要求带了6000多元,但这个费那个费加起来实际让我交了1.3万元,当场让我很难堪。”徐先生说。
接下来的参观校园让马骁栋一家越发感到“北软科技学院”的办学、住宿条件与此前的宣传相去甚远。
当晚,马先生一家被安排在“北软科技学院”的学生宿舍里过夜。“我一晚没睡,第二天天一亮就领着孩子办退学手续。”马先生告诉记者。
“北软科技学院”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把马先生交的钱全数退还。“扣了100多元保险费,500元教材费,300元被褥费和500元住宿费。他们说宿舍是租的,要交给物业公司管理费。” 马先生说。